越後第一名剎,金城山雲洞庵是擁有約1,200年以上歷史的曹洞宗寺院。上杉景勝和直江兼續也曾在此學習。
金城山雲洞庵是位於新潟縣南魚沼市雲洞的曹洞宗寺院。 作為越後第一名剎而聞名,擁有約1,200年以上的歷史。 根據寺廟的緣起和《日本洞上聯燈錄》記載,藤原房前的母親藤原先妣尼結庵是寺廟的開端。 此外,養老元年(701年),房前為了弔唁母親的菩提,創建了尼寺。 到了室町時代,以直江津為據點的關東管領上杉憲實在永享元年(1430年),根據寺傳則是應永27年(1420年),從越後第一座曹洞宗寺院耕雲寺住持傑堂能勝的法嗣顯窗慶字,將其作為禪寺重建。 上田庄與山內上杉氏有著淵源,繼承山內上杉氏的憲實繼承了叔父上杉憲定的遺志,後者曾計劃重建雲洞庵。 憲實在文安4年(1447年)從政治上退隱後,便隱居在雲洞庵。 之後,雲洞庵發展成為擁有27座直末寺院的越後屈指可數的大寺院,與耕雲寺(村上市)、種月寺(新潟市)、慈光寺(五泉市)一起,被稱為越後四箇之道場。 從赤門到參道的下方埋藏著寫有法華經一石一字的石頭,自古以來就有「踩了雲洞庵的土,嚐了關興寺的味噌」的說法,據說踩著參道參拜就能獲得保佑。 戰國時代,北高全祝成為第10世住持。 北高全祝在雲洞庵修行並成為住持,永祿8年(1565年)應甲斐國的武田信玄之邀,成為信濃國佐久郡岩村田的龍雲寺住持。 據說,將來成為越後國主上杉景勝及其家臣直江兼續在年幼時曾在此寺向通天存達(第13世住持・長尾政景兄)等人學習。 境內有永享年間建造、江戶時代重建的赤門,以及同樣在江戶時代由出雲崎的工匠小黑甚內擔任棟樑重建的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