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鎌倉幕府淵源深厚的寺院,安置著五尊國寶級的運慶佛像。
願成就院據說是鎌倉幕府初代執權北條時政為祈求奧州征討戰役勝利,於文治5年(1189年)建立的寺院。然而,寺內留存的運慶所造諸佛像,其製作始於文治2年(1186年),因此,普遍認為其創建目的並非為了祈求奧州征討戰役勝利,而是作為北條氏的氏寺而建。隨著鎌倉幕府轉變為執權政治,第二代北條義時、第三代北條泰時也擴大了寺院的伽藍規模。寺院的建築風格被認為是淨土樣式,模仿了奧州平泉的毛越寺。寺院境內有初代執權北條時政以及第二代堀越公方足利茶茶丸的墓。現存的本堂建於寬政元年(1789年)。願成就院與鎌倉幕府的興盛有著密切的關係,是學習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場所。此外,運慶所造的佛像,以其雄渾有力且細膩的造型美,吸引了眾多人,堪稱日本佛像雕刻史上的傑作。參觀願成就院,欣賞這些珍貴的文化財產,能深入了解鎌倉時代和運慶的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