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鳩寺為聖德太子開創的靈剎,擁有約1400年的歷史。位於法隆寺的莊園「鵤莊」中心,作為太子信仰的中心地而繁榮。
據傳,斑鳩寺是聖德太子受推古天皇賜予播磨國揖保郡土地後,從大和國斑鳩宮移居至此,並將此地命名為「鵤莊」,建立政所和寺院而開始的。此地作為法隆寺的莊園而繁榮,斑鳩寺作為莊園經營的核心發揮了重要作用。鵤地區長期以來作為該地區太子信仰的中心而繁榮,形成了播磨國獨特的文化興盛地區。斑鳩寺自創建以來一直是法隆寺的別院,但在室町時代後期的戰亂中被燒毀。之後,在龍野城主赤松政秀及其子赤松廣英、樂樂山圓勝寺的圓光院昌仙等人的發願下,逐漸復興。復興後,從原來的法隆寺別院改宗為天台宗。江戶時代成為歷代將軍的御朱印地,並延續至今。 寺內有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的三重塔,以及供奉著聖德太子十六歲像的聖德殿等,看點十足。作為與聖德太子淵源深厚的寺院,深受歷史愛好者和虔誠信仰者的喜愛。此外,斑鳩寺還以新西國三十三箇所第32號札所、播州藥師靈場第18號札所、聖德太子靈跡第28號札所而聞名,吸引了眾多參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