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平安遷都1100年而建的神社,以朱紅色的社殿和廣闊的神苑為魅力所在。
平安神宮於1895年(明治28年)為紀念平安遷都1100年而創建,位於京都市中心。朱紅色的社殿以5/8的比例重現了當時平安京的朝堂院,氣勢雄偉。創建當時,作為向國內外展示日本國力的內國勸業博覽會的象徵,由建築界首次獲得文化勳章的伊東忠太設計。神社祭祀著平安京的第一位天皇桓武天皇和最後一位天皇孝明天皇,作為象徵日本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場所,吸引眾多遊客到訪。 平安神宮的魅力還在於其廣闊的神苑。由明治時代的造園家,第七代小川治兵衛設計的池泉迴遊式庭園,春天有櫻花,秋天有紅葉,可以欣賞四季不同的美景。神苑內還保留著讓人緬懷平安京的遺址和建築物,是一個歷史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空間。例如,有將內國勸業博覽會的參觀者從京都車站運來的,日本最早的電氣鐵道——京都電氣鐵道(後來的京都市交通局)現存最古老的2號電車(重要文化財:1911年製),以及豐臣秀吉建造的三條五條大橋的橋墩石柱等。 平安神宮除了作為神社的職責外,也為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神苑內會舉辦各種活動和表演,可以接觸到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等多樣的文化。此外,平安神宮位於文化設施聚集的岡崎公園一角,周邊有京都市美術館、京都府立圖書館、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等,充滿文化氣息。 平安神宮可以說是歷史、文化和自然和諧共存,能讓人體會到日本精神的場所。它能帶給遊客感動與療癒,是一個能留下難忘回憶的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