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於白牆土藏並排的古樸街道,感受彷彿穿越時空的氛圍。
四間道町並保存地區位於名古屋城和名古屋車站的中間,是一個傳承江戶時代繁榮的商人街道的歷史地區。據說在元祿13年(1700年)的大火之後,為了防火和舊大船町商人的商業活動,將道路寬度擴展到四間(約7公尺),因此得名。 漫步於白牆土藏並排的古樸街道,能感受到彷彿穿越時空的氛圍。此外,可以看到在屋頂上祭祀神龕的尾張地區獨特習俗「屋頂神」,這也是其魅力之一。走進小巷,還可以看到祭祀著的子守地藏尊,可以感受到歷史和文化。 四間道過去位於從熱田通往岐阜的街道「美濃路」的西側,是從堀川數起的第二條西側道路。尾張藩為了使其具有防止延燒的防火牆功能,鼓勵在街道東側的石牆上建造土藏,因此形成了土藏建築並排的街道。 1945年(昭和20年)名古屋大空襲時,那古野地區受到的破壞相對較小,因此四間道保留了許多老舊的町屋和土藏等古老街景。戰後,由於名古屋市的都市開發等影響,一些老舊的町屋和土藏被拆除,改建成公寓、住宅或停車場,但至今仍有許多白牆土藏相連,也有許多在二樓祭祀著屋頂神的古老町屋。 由於保留了這些古老街景,於1986年(昭和61年)6月10日被指定為名古屋市的街景保存地區。原本是指從中橋到五條橋之間的堀川西側地區,但由於名古屋市將南邊的淺間神社到北邊的圓頓寺商店街拱廊入口指定為街景保存地區,因此現在多指整個保存地區。 四間道經常與附近的圓頓寺商店街等一起被作為名古屋市的散步路線。2007年(平成19年),為了促進那古野地區的活絡,成立了「那古野下町眾(那古眾)」,2009年(平成21年),為了促進圓頓寺商店街和四間道的那古野地區的街道建設和空屋對策,成立了那古野地區店鋪開發協議會(通稱那古野棚屋銀行)。此後,四間道的土藏和老舊町屋被改裝成咖啡廳、餐廳、酒吧、雜貨店等,成為備受矚目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