鞆之浦作為世界遺產石見銀山的構成資產,曾是運出銀的繁榮港口。這裡是連接銀山街道和海洋的重要地點。
鞆之浦位於距離石見銀山約6公里處,是世界遺產石見銀山的構成資產之一。從銀山開採的銀,會經由銀山街道陸路運送後,在鞆之浦裝船,然後經過博多出口到世界各地。鞆之浦被選為銀的裝運港,是因為它是從石見銀山直線距離最短的地方。周圍被群山環繞的峽谷地形,東西走向縱深約280米,寬度平均30米。海灣縱深約100米,除防波堤外,灣口寬約60米(平均寬30米),水深3~4米。灣口有鵜島和沖之鵜島,它們起到了防波作用,使這裡發展成為良港。到了江戶時代,隨著銀產量的增加,由於土地狹窄,作為集散地變得不便,加上通往瀨戶內海的街道也得到了整備,裝運量減少,居民轉向漁業、農業和製鹽。聚落入口處留有過去曾設有崗哨的「番屋敷」和用來卸下馬匹運來的銀的「馬落」等地名,讓人們緬懷往昔。鞆之浦是連接石見銀山和海洋的重要地點,是一個可以感受歷史和自然魅力的迷人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