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村江之戰後,大和朝廷為了防禦倭(日本)而建造的古代山城。
基肄城跡是白村江之戰後,大和朝廷為了防禦倭(日本)而建造的古代山城,據說於665年(天智天皇4年)與大野城一同建造,是日本最古老的城郭之一。 基肄城跡所在的基山,位於大宰府南方8公里處,作為守護大宰府的南方防禦據點,主要是為了防備有明海方面的緊急狀況而建造。 它環繞海拔404公尺的基山3處山谷,並延伸至東峰(327公尺),城牆長約3.9公里,是包谷式的山城,面積約60公頃。城牆大部分是沿著山脊的土壘,山谷部分則以石壘封堵。此外,在山頂可以一覽北側的博多灣、南側的久留米市和有明海、東側的筑紫野市和朝倉市一帶,以及西側的背振山脈。 發掘調查中,確認了約40棟礎石建築遺跡、瓦當、瓦片和陶器等出土文物,以及山頂的蓄水池遺跡。城門推測有4處,包含2處推測地點。現存遺跡的城門是位於城內北側的「北帝門」和「東北門」。城內南側的「南門」和「東南門」是推測存在的城門。作為參觀城跡的入口,南門和一連串的水門石垣,與土壘共同構成基肄城代表性的水門遺跡,通水口是日本國內最大規模。此外,在2015年(平成27年)進行的水門石垣保存修復工程中,新發現了三條排水溝。在日本國內,擁有四個以上排水設施的古代山城,只有基肄城。 2017年(平成29年)4月6日,被選定為續日本100名城(第184號)。 基肄城跡既能讓人接觸古代歷史,又能欣賞山頂的壯麗景色,是歷史愛好者和自然愛好者推薦的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