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島燈塔是一座建於明治時代的歷史悠久燈塔,以其花崗岩建造的美麗石造塔身為特色。從突出於日本海的角島眺望的景色,堪稱絕景!
角島燈塔於明治9年3月1日點亮,是當時日本海一側第一座大型燈塔。 由英國工程師R·H·布蘭頓設計,由於建造位置是海拔僅13公尺的低窪地,在當時算是少有的高塔。 高30公尺的塔身,在24公尺的高度以下採用粗磨花崗石塊砌成,上部則以切割過的石塊進行裝飾,營造出柔和的感覺,非常美麗。石材使用的是山口縣內的德山產。 燈塔內部也使用花崗石塊,105階的螺旋樓梯與外牆巧妙結合,結構堅固,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 平成7年度進行了耐震加固工程,同時也進行了維護工程。 燈塔的透鏡是高2.59公尺、正八角形的一等菲涅爾透鏡,由英國的史蒂芬森公司於1874年設計,法國的巴比耶公司製造,至今仍在現役使用。 燈塔周邊作為縣民的休憩場所,設有「角島燈塔公園」,特別是舊退息所由舊豐北町復原,作為燈塔紀念館對外開放。平成12年11月,隨著角島大橋(全長1780公尺)的開通,與陸地相連。 角島燈塔是具有高度歷史文化價值的A級保存燈塔,也被選為日本燈塔50選、近代化遺產、土木學會選獎土木遺產。 角島燈塔位於漂浮在日本海上的美麗島嶼角島。 角島被碧藍的大海、白色沙灘和綠意盎然的自然所環繞,簡直就是一個樂園。 從燈塔眺望,可以一覽雄偉的日本海,特別是黃昏時分,被染成橙色的天空和大海,美得令人屏息。 燈塔周邊設有散步道、瞭望台、停車場等,可以悠閒地度過時光。 角島燈塔是一個融合了歷史、自然和絕景的迷人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