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前船的停靠港而繁榮的黑島地區,其保留當時風貌的街道景觀極具魅力。
輪島市黑島地區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是位於石川縣輪島市的國家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這個地區從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作為北前船的停靠港而繁榮,其保留當時風貌的街道景觀極具魅力。黑島地區西臨日本海,從沙灘到東邊的山腳緩坡,沿著街道南北延伸。據說聚落形成於16世紀前半葉,16世紀後期,開始從事廻船業的番匠屋善右衛門也曾運送加賀一向一揆的用米。進入江戶時代後,北前船的船主出現,隨著日本海航運業的發展,聚落也隨之成長。江戶中期約有150戶人家,到了明治初期超過500戶,聚落沿著街道南北延伸,形成了現在的街道格局。保存地區範圍東西約680米,南北約1300米,面積約20.5公頃,包含全盛時期的整個聚落及其相關的墓地等。當時的道路和地基劃分保存良好,街道兩旁林立著傳統的主屋。許多房屋的一側是通往土間(泥地)的通道,中央設有茶之間,並在面向大街的榻榻米房間設置了地板和佛壇。其中,船主的住宅呈現出以ㄇ字形圍繞中庭的獨特平面形式。儘管結構形式因時代而異,但黑色的釉面瓦、外牆的木板覆蓋以及正面開口的格子,為街道景觀帶來統一感。雖然在2007年3月的能登半島地震中遭受了嚴重損害,但它仍然良好地保留了最繁榮的明治初期的地貌,傳統的主屋與庭園、土藏(倉庫)、寺廟建築、石造物和樹木一起,良好地傳達了其歷史風貌,對日本來說具有很高的價值。輪島市黑島地區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是作為北前船船主和船員的居住地而發展起來的聚落,是能讓人感受歷史和文化的珍貴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