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寺
我的最愛menu選單

四國八十八處靈場第六十九號札所,七寶山觀音寺是一個可以體驗歷史和文化的能量景點。
推薦焦點
- 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的本堂
- 罕見的佛涅槃像等珍貴文化財產
- 可以在靜謐的空間中平靜心靈
- 可以感受四國八十八處靈場的歷史
- 可以一同參觀附設的神惠院
概要
七寶山觀音寺是位於香川縣觀音寺市的真言宗大覺寺派寺院,是四國八十八處靈場第六十九號札所。與第六十八號札所神惠院位於同一境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寺院。本尊是聖觀音菩薩,吸引了眾多朝聖者和遊客。
觀音寺的歷史悠久,根據傳說,大寶年間(701年-704年),法相宗的日證在琴彈山修行時,看到一位彈奏古琴的老人乘船在海上,得知這位老人是八幡大明神後,上人便將古琴和船供奉起來,命名為琴彈八幡宮。之後,作為神宮寺建立了觀音寺,並稱作神宮寺寶光院。
根據寺傳,行基在養老6年(722年)到訪後,大同2年(807年)空海(弘法大師)作為第七世住持入山,模仿奈良的興福寺,在中金堂雕刻了聖觀世音菩薩像作為本尊,並在西金堂安放了丈六的藥師如來,在東金堂安放了彌勒菩薩,整頓了七堂伽藍。此外,據說他還在這片土地上建造了佛塔,埋入了琉璃、珊瑚、瑪瑙等七寶以鎮地,因此寺名也改為七寶山觀音寺。之後,院號改為神惠院。
觀音寺成為桓武天皇等三代天皇的敕願所,在室町時代,足利尊氏之子道尊大政大僧正曾擔任住持45年,盛極一時。但之後遭遇了幾次火災,現存的本堂是在延寶5年(1677年)重建的。
觀音寺不僅可以讓人感受到歷史和文化,還可以在靜謐的空間中平靜心靈,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觀光地。境內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文化財產,包括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的本堂,以及雕刻中罕見的佛涅槃像等。
此外,觀音寺還附設了神惠院,可以一同參觀。神惠院和觀音寺一樣,是四國八十八處靈場的札所,本尊是千手觀音菩薩。
不妨來巡禮七寶山觀音寺和神惠院,感受一下四國八十八處靈場的歷史和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