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阪城的鬼門守護神,鬼被視為守護神的神社。
片埜神社是位於大阪府枚方市,自古以來作為守護大阪城鬼門的神社而受到信仰。據說創建於垂仁天皇時代,出雲國的豪族野見宿禰在與當麻蹴速的相撲比賽中獲勝,將此地作為獎賞領受,並祭祀出雲的祖神建速須佐之男命,作為一族的鎮守神開始的。 在欽明天皇時代,由於此地一帶的古名「片埜」(片野、交野)也是交野郡和交野市地名的由來,因此被賜予「片野神社」的社號,成為交野郡的產土神。 平安時代中期,當野見宿禰的後裔土師氏的子孫菅原道真被作為天神祭祀時,天德4年(960年)本神社也開始配祀菅原道真。據說社家的岡田家是野見宿禰的後裔。 在《延喜式神名帳》中,被記載為「河內國交野郡 片野神社 鍬靫」,並被列為式內小社。曾經擁有廣大的社地,並作為被稱為「交野之御野」、「牧野之櫻」的賞櫻名勝而聞名。 由於在交野郡中屬於較大的神社,因此在平安時代後期將社名改為「一宮」。此外,本神社也被稱為河州一之宮,但僅是交野郡的一宮,而非河內國的一宮。 在鎌倉時代的元弘之亂中遭受兵火,之後得以重建。 在戰國時代被捲入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秀的戰鬥中而荒廢,但在天正11年(1583年)羽柴秀吉建造大阪城時,由於本神社位於大阪城的鬼門方向,因此被指定為鎮護鬼門的神社而得以復興。此外,據說大阪城天守的東北石牆上刻有鬼面(現已不存在),與本神社遙遙相對。 慶長7年(1602年),豐臣秀賴以片桐且元為奉行,重建了本殿、拜殿、南門等神社殿宇。據說當時,除了作為交野郡一宮(牧野坂的片埜神社)的本神社外,二宮(舟橋的二之宮神社)和三宮(穂谷的三之宮神社)也作為大阪城鬼門鎮護的神社進行了修復。 江戶時代,本神社成為祭祀牛頭天王的神社,正式名稱為「一宮牛頭天王」,但在明治時代合併了舊牧野村內的神社時,恢復為原來的「片埜神社」,並被列為鄉社。 由於被指定為守護大阪城鬼門的神社,至今仍作為消災解厄的神受到信仰。也因此,鬼被視為片埜神社的象徵和守護神。繪馬和御朱印上都繪有鬼面,在節分撒豆時會喊「鬼在內」。 雖然位於市區,但神社的氛圍寧靜祥和,可以悠閒地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