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座星形要塞!在感受歷史的同時,還能盡情享受雄偉的自然風光
松前藩戶切地陣屋跡是1855年(安政2年),江戶幕府為了北方防禦而實施蝦夷地上知,以及隨之而來的函館平原一帶的警衛分擔命令,由松前藩建造的戊營(警衛據點)。設計者是從佐久間象山開設的洋學塾「五月塾」學習的松前藩士藤原重太(後來的藤原主馬),是日本首座採用星形堡壘結構(星形要塞)的城郭。四稜郭設有6座砲台,郭內有17棟建築遺跡,據說當時有120~160名松前藩士在此生活。1868年(明治元年)的箱館戰爭中,由於舊幕府軍登陸蝦夷地並進攻,守備隊於10月23日自行放火後撤退。 關於名稱,松前藩的正式名稱是「戶切地陣屋」(出自《戶切地御陣屋心得書》和《戶切地御陣家勤中御達書留》等)。此外,俗稱還有「松前陣屋」(出自《アナタヒラ松前陣屋繪圖面》和《蝦夷之夢》等)、「濁川(村)陣屋」(出自《峠下ヨリ戰爭之記》)、「文月(村)陣屋」(出自《南柯紀行》和《蝦夷錦》等)。此外,幕府的文書中也有少部分將其稱為「穴平陣屋」,但當地名稱為「アナ・タ・ヒラ」(漢字表記的例子有「穴太平」和「穴タ平」等),將其讀作「アナ・タイラ」可能是對當地表記的誤讀、錯誤或其傳播的結果。 1965年(昭和40年),被國家指定為「史跡」,名稱為「松前藩戶切地陣屋跡」。 戶切地陣屋跡史跡公園於1977年(昭和52年)成為町有地,1979年(昭和54年)起接受國家和道的補助進行環境整備,並於2001年(平成13年)完工。被選為「日本歷史公園100選」。每年5月都會舉辦「北斗陣屋櫻花祭」。 從北海道道96號上磯峠下線通往陣屋跡的800公尺櫻花隧道,是為了祈求日俄戰爭勝利,由函館的吳服商岩船峯次郎在表御門跡到陣屋登山口的道路上種植櫻花而成的。主要品種為染井吉野櫻,還有蝦夷山櫻(大山櫻)、八重櫻、珍貴的十月櫻和御衣黃櫻。 此外,新函館北斗站的南口還建有從正上方看陣屋形狀的花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