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严法皇渊源深厚的寺院,被寂静氛围所笼罩的庭园,展现着四季不同的表情。
常照皇寺是位于京都市右京区京北井户町的临济宗天龙寺派寺院。山号为大雄名山。本尊为释迦如来。详名为大雄名山万寿常照皇禅寺。与光严法皇渊源深厚的寺院,光严法皇亲自设计的庭园,展现着四季不同的表情。 常照皇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代成为北朝初代天皇的光严法皇。光严法皇于观应3年/正平7年(1352年)在大和国贺名生的南朝后村上天皇行宫落饰(出家)成为法皇,皈依禅宗。返回京都后,于贞治2年(1363年)左右访问丹波国山国庄时,进入当地名为成就寺的天台宗无人居住的寺庙,将其改建为常照皇寺的开始。 据说光严法皇亲自设计了庭园,还将周围的景色视为庭园的一部分,将寺庙的后山命名为猿归嶂,瀑布命名为白玉泉,整座山命名为万树林等,选定了十胜。法皇在两年后示寂,被安葬于此。 之后,后花园天皇捐赠了寺院后山的万树林和小盐田260石等以守护寺庙。但在战国时代的天正7年(1579年),寺庙被卷入明智光秀的战争中被烧毁,一度衰落。 江户时代,在后水尾天皇的努力下得以复兴,德川秀忠赐予井户村50石作为寺领。天明8年(1788年)时,寺庙拥有7座末寺。 1869年(明治2年)11月,因神佛分离政策,北野天满宫的舍利塔被移除,移至该寺。 常照皇寺是一座被寂静氛围所笼罩的寺院,可以远离都市的喧嚣,悠闲地度过时光。可以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此外,与光严法皇渊源深厚的历史背景也极具魅力。来京都游玩时,请务必前往常照皇寺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