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荷兰的不同造船技术在此共存,是珍贵的造船所遗址。
惠美须鼻造船所遗址是位于山口县萩市的长州藩建造西式帆船的造船所遗址,是世界遗产“明治日本的工业革命遗产 制铁·制钢、造船、煤炭产业”的构成资产之一。1853年,美国、英国、俄罗斯帝国等西欧各国的军舰相继出现在日本近海,对江户幕府和各藩造成了威胁,幕府因此撤销了建造大型船只的禁令。长州藩也接到了建造大型船只的请求,该藩当时负责浦贺的警备。尽管长州藩由于财政原因态度消极,但在桂小五郎向藩提出了建造军舰的意见后,藩主毛利敬亲于次年1854年决定建造西式军舰。 长州藩派遣了船匠栋梁尾崎小右卫门前往日本首个建造正规西式帆船“君泽形(双桅纵帆船)”军舰的伊豆国户田村。尾崎邀请了在户田村从事双桅纵帆船建造的高崎传藏等人回到藩内。次年,1856年,在小畑浦的惠美须鼻开设了军舰制造所。同年12月,萩藩第一艘西式军舰“丙辰丸”建成。1860年,在长崎海军传习所学习了荷兰柯特船建造技术的藤井胜之进建造了第二艘“庚申丸”。建造丙辰丸时使用的钢铁来自大板山炼铁遗址(均为明治日本工业革命遗产的组成部分),该遗址采用了传统的炼铁方法“吹踏鞴炼铁法”,是西式技术与日本传统技术相结合的罕见案例。 之后,由于蒸汽船成为主流,长州藩转为购买外国制造的蒸汽船,不再建造军舰,造船所也随之关闭。 现在,惠美须鼻造船所遗址还保留着当时的石造防波堤。据推测,这个防波堤是当时史料中记载的“今浦波户”。惠美须鼻造船所遗址是俄罗斯和荷兰的不同造船技术共存的珍贵造船所遗址,是了解近代技术引进时期的珍贵遗产。虽然现在建筑物已不复存在,但游客可以一边想象当时的景象一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