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立在宇治川上的岛屿上的日本最大级别的石制十三重塔。其压倒性的存在感和历史感是必看的景点。
位于宇治川中央被称为“塔之岛”的沙洲上的浮岛十三重石塔,其雄伟壮观令人震撼。这座石塔由镰仓时代后期的西大寺僧人叡尊建立,是为了供奉宇治川中捕捞的鱼灵和祈求桥梁安全而建造的。其约15.2米的高度,是近世以前石塔中日本最大级别的,其存在感令人叹为观止。 石塔所在的“塔之岛”,过去被称为“浮岛”、“浮舟之岛”,是一个模仿船形的人工岛。据说这个岛很好地抵抗了宇治川的泛滥,没有被激流冲走。另一方面,石塔多次遭受洪水侵害,经历了倒塌和修复。然而,在江户时代后期的宝历六年(1756年)发生的大洪水后倒塌,深深地埋入河底的泥沙中,再也没有重建。 1905年(明治38年)开始计划复兴,1907年(明治40年)开始挖掘工作。1908年(明治41年)发现了除九重目的笠石和相轮以外的所有部分,并重新制作后重建。之后,虽然发现了原本的九重目的笠石和相轮,但它们被移至兴圣寺的庭园。 浮岛十三重石塔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作为传承历史和文化的宝贵遗产,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宇治川的流水和绿意盎然的风景衬托下,庄严的石塔身影深深地打动着来访者的心。附近还有世界遗产平等院和宇治桥等许多历史名胜,是能尽情享受历史和自然的观光景点。请务必亲身前往,体验其压倒性的规模和历史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