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筑城名手藤堂高虎改建的历史悠久的城址。 现在,作为绿意盎然的城址公园得到维护,成为市民休闲的场所。
津城是位于三重县津市的日本城堡,又名安浓津城。 现在的津市古称安浓津,自平安时代起就是伊势国政治经济的中心。镰仓时代由藤原南家后裔工藤氏的后裔长野氏统治。 津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永禄年间(1558年-1569年),当时长野氏一族的细野藤光在安浓川和岩田川的三角洲上建造了小规模的安浓津城。 永禄11年(1568年),织田信长的伊势入侵,织田扫部头(津田一安)入城。次年,织田信包入城。信包扩建了城郭,修建了石墙,挖掘了护城河,并整备了本丸、二之丸和三之丸。天正5年(1577年),完成了五重天守阁和小天守阁。 进入丰臣时代后,文禄3年(1594年),信包被秀吉命令迁往丹波国柏原,次年文禄4年(1595年)7月,丰臣家家臣富田一白被赐予5万石(或说6万石)领地并入城。一白之子信高在庆长5年(1600年)的关原之战中加入东军,遭到西军的毛利秀元和长宗我部盛亲军3万兵力的攻击。迎战的信高和前来增援的分部光嘉的联合军仅有1300人,处于劣势,被迫苦战,城内大部分建筑物被烧毁。经过奋战,最终在木食应其的调停下开城投降。然而,由于这场奋战,战后,江户幕府额外增加了2万石的领地(安浓津城之战)。 庆长13年(1608年),信高被调往伊予宇和岛藩,藤堂高虎从伊予今治藩入城,领有伊势和伊贺22万石领地。高虎着手对城堡进行大规模改建,使其转变为轮廓式城郭,并整备了城下町。此后,直到明治维新,这里一直是藤堂氏的居城。 明治4年(1871年),因废藩置县而被废城,之后,建筑物被拆除。之后,作为“城址公园”,在本丸遗址上修建了日式庭园,昭和33年(1958年),在毗邻丑寅橹遗址的多闻橹遗址上,复原了混凝土制的模拟隅橹(三重橹)。与旧有的丑寅橹在位置和形状上都完全不同,是无视史实的旅游用模拟箭楼。 现在,在本丸遗址的日式庭园入口处,藩校有造馆的正门入德门被移建并保存至今。 平成29年(2017年)4月6日,被选定为续日本100名城(第152号)。 津城遗址,不仅推荐给喜欢历史的人,也推荐给想要尽情享受自然的人。